早上啃着白粥配水煮菜,中午盯着清蒸鸡胸肉犯愁,连最爱的番茄炒蛋都不敢放一滴辣椒——这是不是你被内异/腺肌症“饮食禁忌”绑架的日常?明明每样都挑最“安全”的吃,可日子久了不仅没胃口,连爬楼梯都觉得没力气……直到门诊时我问一位姑娘:“你多久没吃辣了?”她红着眼眶说:“半年,怕刺激病灶。”我突然意识到——很多被传“绝对不能吃”的食物,其实是“可以灵活吃”的!今天就把坑了无数姐妹的3个“饮食谣言”拆穿,教你不用戒口、不用委屈胃,也能补营养、稳状态。
误区1:“内异/腺肌症绝对不能吃辣”
——非经期吃微辣,反而开胃又安全“吃辣会刺激病灶,加重痛经!”这句话听得太多,以至于很多姐妹把辣椒当“洪水猛兽”。可你知道吗?完全不吃辣,才会悄悄拖垮你的身体:没胃口→吃不下饭→脾胃虚弱→营养吸收差→经期更乏力。其实,辣不是“禁忌”,关键是选对时机、控好程度:
时机:非经期、非经前一周(这两段时间盆腔没那么敏感);
程度:选“微辣”而非“重辣”——比如面条里放1小勺辣椒油,炒青菜撒点鲜小米辣,辣味刚窜上舌尖就散,完全不会烧胃;
搭配:一定要配温和食材!比如微辣炒菜配小米粥,或者番茄鸡蛋面撒点辣椒碎,用粥的软糯中和辣味,既开胃又保护脾胃;
观察反应:如果吃了微辣后小腹不坠胀、不疼,下次可以继续;要是觉得不舒服,下次减点量就行。
门诊有位姑娘试了“非经期微辣法”,现在每天能喝一碗小米辣粥,连以前苍白的脸都红润了:“原来吃辣不是罪,选对了真的舒服!”
误区2:“海鲜是发物,内异/腺肌症碰都不能碰”
——选对种类和做法,清蒸鱼比鸡汤还补“海鲜性寒,吃了会加重病灶!”这句话让多少姐妹连鱼虾都不敢碰?可蛋白质是身体的“修复原料”啊——长期不吃海鲜,免疫力下降、乏力感只会更重。其实,海鲜不是“不能吃”,而是要挑“温和款”、做“清淡法”:
选对种类:优先选鲈鱼、鲫鱼、虾、扇贝这类“性平/微温”的海鲜,避开螃蟹、蛤蜊等大寒的;
做法要淡:清蒸鲈鱼(只放葱姜去腥,不泼热油)、白灼虾(煮好蘸少量生抽,别蘸辣油)——做法越简单,越不刺激病灶;
常温吃:别吃冰刺身,也别吃刚出锅的热海鲜!煮好放至温温的再入口,既保留营养,又不会刺激盆腔充血。
上周复诊的姑娘说,她每周吃两次清蒸鲈鱼,连吃三周后复查,血清白蛋白居然涨了10g/L:“以前怕‘发’不敢吃,现在才知道,清蒸鱼比鸡汤还容易吸收!”
误区3:“吃甜食会加重炎症,绝对不能碰”
——非经期吃天然甜,缓解情绪还补能量“甜食促进炎症,内异/腺肌症碰都不能碰!”这句话让多少姐妹戒了蛋糕、奶茶,甚至水果都不敢多吃?可长期没甜味,情绪会先崩——焦虑、抑郁跟着来,反而影响病情恢复。其实,甜食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避开加工糖,选“天然甜”就行:
推荐吃:蒸南瓜、煮红薯(自带甜味,膳食纤维丰富)、银耳莲子羹(不放糖或放1小勺冰糖)、非经期吃1小把草莓/1个苹果——这些食物的甜是“温和的”,既能满足想吃甜的欲望,又不会刺激炎症;
避开坑:蛋糕、奶茶、黑巧克力以外的巧克力(高糖高添加)——这些会促进前列腺素分泌,可能加重痛经;
控制量:实在想吃加工甜食,非经期偶尔吃1小块小蛋糕(指甲盖大小),别贪多。
我有个患者以前完全戒甜,天天闷闷不乐,后来按我说的吃蒸红薯,现在居然会主动问:“今天能再吃一口银耳羹吗?”——天然甜味的食物,是最温柔的情绪安慰剂。最后想对姐妹说:内异/腺肌症的饮食,从来不是“越苛刻越好”。那些“绝对不能吃”的禁忌,大多是“可以灵活调整”的——非经期的一口微辣,是生活的烟火气;一碗清蒸鱼,是给身体的蛋白质补给;一块蒸南瓜,是情绪的小确幸。经期已经够疼够累了,别再用“禁忌”把自己逼得没胃口。多听听身体的声音:吃了舒服的就适量吃,不舒服的就避开。你要的不是“完美忌口”,是“既不刺激,又能吃饱吃好”的平衡。毕竟,能让你吃好、吃开心,才是对身体最好的照顾呀~
@以上内容部分出自网络交流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借鉴,请大家遵循医嘱或点击二维码咨询我们专业顾问!